其实立体电视机多少钱一台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3d电视好吗 3d电视怎么样,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立体电视机多少钱一台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3d电视机什么牌子好十大品牌推荐
3D技术现在发展的越来越来,现在的很多电影都是3D甚至是3DMax的,3D技术甚至渗入到了电视产品中,有了3D电视,人们可以在足不出户的在家中观看到3D效果的电视节目及电影。但是如何选购3D电视呢?哪些品牌是值得信赖的呢?今天小兔就来给大家推荐3D电视的十大品牌,快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3d电视机排行榜
1、TCL液晶电视(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电视品牌,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索尼SONY(于1946年日本,世界品牌,全球高端显像领导品牌,索尼(中国)有限公司
3、创维SKYWORTH(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出口免验,十大电视品牌,深圳创维集团)
4、夏普SHARP(于1912年日本,全球高端液晶显像领域领导品牌,夏普(中国)有限公司)
5、三星SAMSUNG(始于1938年韩国,中国驰名商标,世界财富500强,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6、LG液晶电视(1947年韩国,世界财富500强,十大电视品牌,LG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7、康佳KONKA(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电视品牌,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海信Hisense(始于1969年,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电视品牌,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9、飞利浦PHILIPS(于1891年荷兰,中国驰名商标,十大电视品牌,飞利浦电子(中国)集团)
10、东芝Toshiba(于1875年日本,世界品牌500强企业,十大电视品牌,东芝(中国)有限公司)
海信LED55T29GP3D
1.LED光源技术
采用智能点光源发光的方式,赋予色彩无限活力,大幅提升电视画面的对比度和色彩表现力,同时具有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是符合人类健康视觉体验趋势的新一代电子技术。
2.T.USB接口
采用T.USB接口对输入信号高速读取;通过海信特有CP交互芯片,对高清文件进行高清、无损解码,实现边解码边播放;支VC11080PH.264、RM/RMVB格式电影播放,兼容格式更多,播放画质更清晰。
3.1080P高清播放
FULL-HD级高分辨率专业液晶屏,分辨率高达1920*1080,运用1080P最顶级的高清信号显示技术,可以点对点实现1080P高清画质,创造出犹如身临其境、触手可及的真实视界。
4.AI光感变频系统
背光源亮度调整。可自由决定背光源的亮度,延长背光源使用寿命。海信采用AI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背光的全屏动态控制。
LG42LW4500-CA42英寸
1.动感应遥控器,便捷操控
使用动感应遥控器,按钮少,可像无线鼠标一样操作。只需通过挥动动感应遥控器点到主界面上对应的内容,点击即可进入。
2.至薄机身时尚新尺度
全新LED背光技术,造就至薄机身,让电视刻间优雅转身,尽显简约时尚,视界更多惊喜。
3.高清流媒体播放乐享便捷生活
DivXHD具备强大的高清流媒体处理技术,不受视频播放设备及复杂连线的束缚,只需将存有高清视频的移动设备连接电视的USB接口,即可观赏1080P高清影像及图片、音乐,即插即看。
4.画质清洗,表现卓越
与各种复杂的画质调校功能相比,LG的画质魔法师功能通过简单的遥控器操作,即可将完美画质呈现在您的眼前。
以上就是有关3D电视品牌的全部介绍啦。小兔除了向大家推荐了十大品牌之外,也推荐了两款非常不错的电视机品牌型号及性能特色。现在很多人们都倾向于在家中看电影,因为环境比较隐私,也没有其他人的打扰,相信先进的3D技术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也期待着能给大家带来更便利的生活。希望上面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二、3d电视好吗 3d电视怎么样
不少人都看过3D电影,就是那种带上眼镜观看电影时,可以看到屏幕里面的人物动物等都能跑到自己身边来的那种,随着3D技术的发展,3D电视也开始发展起来走进人们的生活,有的人计划选购3D电视,但疑惑现在买3d电视好吗?3d电视怎么样呢?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下:
3d电视是什么?
3D电视是三维立体影像电视的简称。它利用人的双眼观察物体的角度略有差异,因此能够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的视觉这个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从而令用户无需借助立体眼镜即可裸眼体验立体感觉。
现在买3d电视好吗?
有的人很喜欢看3d电影,所以也希望选购3d电视安装在家里,但现在买3d电视好吗?我们根据以下几点来看看:
1、3D电视只是电视机的一项功能,指该电视能还原3D片源的信号。目前许多地方的有线电视、数字电视,还没有3D的广播信号,个别地方的数字电视也只是在试播。要看3D的效果,必须自己另外配备具有3D播放功能的蓝光或多媒体播放器,并购买具有3D内容的碟片,或者下载3D的媒体文件。
2、现在的3D电视,在观看3D内容时必须戴专门的眼镜,如果数量不够,家人并不能一起欣赏。
3、各种3D电视的3D处理方法,各不相同,3D眼镜也不能随便互换通用。播放器的3D制式也必须和电视机的3D制式一致才能看到3D效果。
所以,现在看来,即使买了,也只是偶玩一玩罢了,还到不了日常使用的条件。如果看中的电视机是不是3D的价格差异不大,可以接受,那选择3D电视也无妨,可以增强可玩性。如果平时自己不喜欢捣鼓这些东西,也只是浪费了3D功能而已。如果价格差异很大,可能就没太大意思了。
3d电视怎么样?
【3d电视优点】
观看3D电影时,观众必须戴上沉重的特殊眼镜才能看到电影。而随着3D技术的不断精进,未来的家用3D电视机,将不需要配戴眼镜,用肉眼就能观看立体影像,裸眼3D是3D电视的发展方向。
【3d电视缺点】
1、易致“眼疲劳”
人们自然状态下看到事物,是通过进入左右眼两个不同画面的差异经大脑融合成一个画面而产生立体感的。3D电视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播放经过特殊处理的画面,再由3D眼镜模拟人眼成像原理。但自然状态看事物时,人们看到注视点清晰、背景事物都是模糊的,而现在的3D电视虽然模拟了人眼的成像原理,但并没有考虑到人眼对注视物模糊程度差异的调节,导致电视的3D画面不分远近呈现出的都是清晰的,从而刺激眼睛容易产生视疲劳。
2、健康隐患
据国外媒体报道,某电子商通过其澳大利亚网站发出警告,称收看3D电视对身体健康不利,并在警告中罗列了一系列与这项技术相关的潜在危害性。
在题为《光敏性癫痫警告和其他健康风险》的报告中,列举了部分收看3D电视可能引发的一些严重疾病,其中最严重的疾病为中风。另外,在警告中还列举了一系列因收看3D电视可能产生的身体不适,特别是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其中包括视力下降、头晕、视线模糊、眼睛或肌肉等出现不自主的抽动、恶心、抽搐、痉挛、方向障碍以及意识丧失等。
收看3D电视还会产生运动障碍、意识方面的一些后遗症、眼睛干涩、身体平衡性下降、头痛和乏力等身体不适症状,建议在出现这些症状后,应该立即休息,此外,用户在出现这些症状后不要饮酒,在身体疲劳或不适的时候不要收看3D电视。
报告还警告说,如果人们收看3D电视距离太近,或戴着3D眼镜在户外走动,都对视力有害。报告同时建议用户不要把3D电视太靠近楼梯、电线、阳台或其他物体放置,以免发生身体伤害。
总的来说3d电视确实能给我们带来真实、酷炫的画面效果,不过在观看3d电视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不能长期观看,否则会影响视力,出现副作用等。关于3d电视好吗的相关信息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更多信息请关注土巴兔学装修。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就能免费领取哦~
三、3d电视机为什么淘汰(终于揭开真相了)
好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能够决胜江湖。纵观电视显示设备的发展历史,屏幕越来越大,分辨率逐步提升,人们对画质以及核心显示技术的追求永无止境。目前液晶依然处于电视行业霸主的地位,而量子点、OLED以及microLED等新晋显示技术也正在逐渐受到人们追捧,仿佛新一轮的显示大战已经打响。但是,这一切没有让我感到多么兴奋,反而更多的却是担心与恐惧。
一定有人会问,这话从何而来?其实笔者开篇第一句就已经提到,一些大家认为更好的技术并不意味着能够统治江湖。在电视行业也是如此。在电视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拿液晶电视为例,从本质上来说,液晶有着诸多硬伤,比如说响应时间以及背光源对画质表现的损害。可以说液晶一直都不是电视显示技术的最佳选择,但它却称霸市场十年之久,至今依然活力十足。
有些显示技术虽然带来了更好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市场所淘汰
电视产业是依靠成本的产业,很多技术在转化为实际产品时,受到技术以及成本上的限制,即使产品做出来,也会存在许多问题,或者价格太高而遭到市场的抛弃。其实有许多在现在看来都非常牛的技术,本来可以为我们在画质上带来质的飞跃,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今已经深陷泥潭,甚至有的已经死亡。
如同“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从万众瞩目到逐渐被其他技术取代再到从市场中消失,这里面包括已经消亡的等离子,不温不火的蓝光以及前途迷茫的裸眼3D。在这个显示技术大爆发的时代,我们不妨回顾过去,并详细分析一下这些技术为何在技术领先的情况下被市场抛弃,会不会有逆袭未来的可能?
1、等离子
如今在市场中已经难以寻觅到等离子电视的身影,刚刚关注电视市场的朋友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毕竟它已经被液晶电视全面击溃。可是在十多年前,它却是众多人梦寐以求的显示产品。在当时来看,等离子电视可以说能够秒杀一切显示产品,在当时等离子技术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关注,在色彩表现以及响应速度上都拥有绝对的优势。甚至现在还有人存在等离子信仰,认为“等离子比液晶明亮,可视性更优越”。
“外行看液晶,内行看等离子”,这是当年业内广泛流传的一句话,当年的等离子电视确实如信仰一般。等离子如同现在OLED,也是自发光的显示技术,基于这一特性,等离子拥有色彩还原度高、动态清晰度高(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广、视觉舒适度以及对比度高等特性。凭借这些优势,在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联盟非常自信的认为,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里战胜液晶,但殊不知正是他们自己断送了等离子的前途。
当时以松下为首的等离子阵营实行技术垄断策略
当时的松下、日立、先锋,手中掌握着等离子电视的核心技术,但是在战略上做出了致命的选择。他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牢牢垄断了等离子技术以及上游面板资源,即便是同属日系品牌的索尼等成员甚至也并没有获得更好的面板资源,更不用说韩系、大陆以及台系厂商。想封闭技术一家独大,战略上的失误让许多厂商索性转投液晶阵营与等离子对抗。
同时拥有众多优势的等离子技术在当时也存在着高功耗、烧屏等问题。然而松下等等厂商仍让没有醒悟,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搞研究,殊不知在此时三星、夏普、索尼等液晶厂商开放技术,不断加速产业发展,让液晶技术在画质等方面获得了大力发展,同时庞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了产量的增加,液晶电视的价格更加亲民,最终等离子阵营分崩离析,最终被液晶所取代。
2、裸眼3D
裸眼3D技术让人们对未来显示产品充满了希望,让所有人开始憧憬具有无限沉浸感的视觉体验。相比于色彩表现,可能人们更倾向于显示产品的临场感与沉浸感,虽然曲面电视能够带来一定的临场感,但是相比裸眼3D来说根本不值一提。裸眼3D技术甚至不用通过佩戴任何设备,通过屏幕直接就能够观看到3D立体影像。
曾几何时,3D电视在市场中叱咤风云,成为不少品牌电视的宣传卖点所在,像不闪式3D、主动快门式3D这些专业术语也是经常在宣传海报和广告中看到。然而可能是过分的宣传徐吹嘘,当人们真正使用这些设备时却并不尽如人意,失望高过期望。
3D视频节目的制作成本很高,相对于普通的电视节目,3D电视节目则需要进行大量的后期制作处理,总体投入的成本相比普通节目要高出几倍。拍摄3D节目和拍摄传统的2D节目不同,需要使用专业级的3D摄像机。拍摄完毕之后,还有大量的后期制作过程。其中包括素材采集、3D编辑、特效处理以及音频、字幕叠加等多种步骤。因此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些都导致了3D视频成本的高昂。
任何视角/距离的变动可能都会导致画面的模糊不清晰
除了成本过高之外,裸眼3D以及由于技术限制,在视觉体验上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一个裸眼3D设备面前,因为对焦角度的不同,裸眼3D效果也会不同。这就导致了人们在观看时只能坐在一个固定的点,任何的视角以及距离的位移都会导致画面模糊不清晰的现象发生。同时长时间的观看还会令观看者头晕目眩。
甚至3D电视从来没有消费市场所接受,2016年,三星宣布旗下电视新品都不在支持3D技术,随后,随着LG、索尼宣布停止在以后的电视产品中加入3D技术,或许3D电视已经走向了生命的尽头。而随着VR、AR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裸眼3D技术被人遗忘。
3、蓝光DVD
2008年2月19日,东芝宣布将不再支持HD DVD格式,并停止生产HD DVD格式的播放设备,使得索尼的蓝光DVD成为DVD播放的唯一标准。而后大批蓝光拥护者开始感叹蓝光时代即将来临。然而事情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目前在市场上,无论是蓝光播放机,还是蓝光光盘,都难见其宗。而其高昂的价格也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蓝光播放器的发展远没有跟上显示产品分辨率的普及速度,就在蓝光刚刚战胜HD DVD格式不久,4K超高清分辨率的电视产品已经开始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目前大尺寸4K电视产品几乎已经在市场中得到普及,而蓝光分辨率却一直停留在1080P,虽然2015年年底4K蓝光标准的公布让人们看到希望,新格式采用了3840×2160的分辨率,扩展了对色域、高动态范围(HDR)、以及高帧率内容(60fps),但是这个时机真的是非常糟糕。顺便说一句,YouTube在2010年就已经宣布将支持4K视频播放。
虽然蓝光在画质,音效上对比普通的视频片源来讲确实拥有这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作为普通用户中的一员,我们为何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金钱去消费它呢?我们知道一张蓝光光碟价格不菲,而蓝光播放器普通消费者更是承受不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视频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一般用户通过网络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影片,大量免费的片源充斥着网络,让蓝光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可以说蓝光是故步自封,没有考虑到市场的消费能力而深陷泥潭。
写在最后:
可能很多技术从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悲剧。当我们回顾这些显示技术的兴衰史时,我们发现,其实它们并不是由于技术本身的缺陷而失败。任何先进的技术,如果不与时俱进,是很难获消费者的认同,不及时地看清形势而孤芳自赏,也必将成为一段历史供我们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