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什么是面板,液晶电视面板是什么与液晶显示器有区别吗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液晶电视面板是什么与液晶显示器有区别吗
1、液晶电视面板只是液晶显示屏/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负责发光的一款面板。液晶面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彩、可视角度,液晶面板的产量、优劣以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都关系着液晶显示器自身的质量、价格和市场走向,因为一台液晶显示器其80%左右的成本都集中在了面板上。
2、液晶显示器,为平面超薄的显示设备,它由一定数量的彩色或黑白像素组成,放置于光源或者反射面前方。液晶显示器功耗很低,因此倍受工程师青睐,适用于使用电池的电子设备。它的主要原理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
3、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态下呈液态,但是它的分子排列却和固体晶体一样非常规则,因此取名液晶,它的另一个特殊性质在于,如果给液晶施加一个电场,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这时如果给它配合偏振光片,它就具有阻止光线通过的作用(在不施加电场时,光线可以顺利透过),如果再配合彩色滤光片,改变加给液晶电压大小,就能改变某一颜色透光量的多少,也可以形象地说改变液晶两端的电压就能改变它的透光度(但实际中这必须和偏光板配合)。
二、液晶电视什么样的面板好
需要声明的是:我在这里写的各型号面板类型,限于个人认知的不足,可能会有一些出入,因此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如有异议,不可作为凭证与销售或厂商交涉,谢谢!
tips:我只去了一个卖场,考察的液晶面板只限样机(因此不同批次换屏无法证实),而且搜集到的型号也不完全,欢迎各位网友补充和指证!
索尼液晶电视面板使用情况:
夏普屏:60NX810
三星屏:55/46/40EX500、46/40NX710、55/46HX800、55EX710
台湾屏:46/40EX600、46/40/32EX400、40BX400、32BX300、37/32BX205
注:令人比较奇怪的是EX600是台湾屏,而EX500却是三星屏,我还反复看了几遍,如有错误,请指证~
三星液晶电视面板使用情况:
三星屏:C9000、C8000、C7000、C6900、C6200
台湾屏:C5000、C550、C530、C360、C350、C4000
注:销售说C630、C650、C750已经无货,因此看中这几个系列的,如果有尾货要抓紧~
东芝液晶电视面板使用情况:
三星屏:TF1C
台湾屏:FF1C、BF1C、R1C、A1C、TA1C
夏普液晶电视面板使用情况:
注:之所以不列举具体型号,原因有三个:一是今年夏普的机器官方宣传单全部都写X-Gen日本原装面板;二是销售信誓旦旦地说所有型号都可以在发票上注明是夏普屏(如果不是假一赔五十);三是我比对了LX710、LX620、GE220、G120等几个系列,从面板像素点来看,却是是一样的。
应变:如果还是不放心,买机器的时候跟销售确认,并要求在发票上注明是夏普屏~
LG液晶电视面板使用情况:
S-IPS硬屏:LX9500、LX6500、LE8600、LE5500、LE5300、LD650、LD550(除52寸)、LD450
IPS-α:32LD350、32LD310、32LE4500
台湾屏:52LD550、42LD420、42LE4500
2011年液晶电视面板趋势及制造商动向
液晶电视面板制造商不断向世界宣告其高阶产品如3D、480Hz、超薄设计以及直下式LED背光;但在另一方面也往低阶低成本产品发展,目标瞄准新兴市场。这些为进一步压低面板售价的低亮度、低色彩饱和度规格正逐步影响面板产业技术与业务模式发展。
根据DisplaySearchQuarterlyLarge-AreaTFTLCDProductRoadmap报告指出,面板厂正在为新兴市场如印度、巴西、中国大陆和俄罗斯量身订做低阶的面板产品。与一般450-500nits规格相比,新兴市场可接受面板亮度降到350-400nits,在色彩饱和度方面则可以从72-75%降到65-68%(按NTSC标准)。
随着液晶电视年出货量趋进两亿台的规模,部分已开发国家市场已饱和,因此面板厂的产品也走向M型化发展。一端往高阶的规格发展,刺激已开发市场的换机需求;另一端也同时拓展低规格的展品,用低价来满足新兴市场的新需求。
DisplaySearch资深分析师李昕霖表示,2011年由于已开发国家和新兴市场的消费偏好各有不同,在对的市场提供对的规格和价格,较以往专注于面板规格的提高来的更为重要。
2009-2011液晶电视面板演进趋势
数据源:DisplaySearchQuarterlyLarge-AreaTFTLCDProductRoadmapReport
面板制造商乐金显示(LGDisplay)、友达(AUO)、新奇美(CMI)和京东方(BOE)均投入新兴市场电视面板战场。低阶面板设计的方向有:使用扩散片取代增亮膜、使用较大LED封包提高亮度,减少LED芯片数、降低玻璃厚度,或是修改彩色滤光片结构。
此QuarterlyLarge-AreaTFTLCDProductRoadmap报告还提出各面板厂最新发展动向:
夏普:唯一拥有十代线的面板厂,计划在该产线生产六片切的70”W面板。目前该产线主要生产40”W,60”W和65”W。
友达:积极开发58”,长宽比为21:9,120Hz倍频的面板,称为”CinemaScopeHD”,目标市场方向为3D、家庭剧院和联网电视市场。乐金显示和三星也均有着墨于此。
三星:在其七代线生产43”,长宽比为4:1的公用显示器面板。三星同时也发展出一种新的液晶结构称为PLS,此种结合水平和垂直电场的设计,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
京东方:随着六代线产能开出,京东方也跻身32”液晶电视面板供货商的行列,其广视角采用FFS技术。
120Hz倍频已经成为40”以上面板主流规格。240Hz则用于快门式(shutterglass)3D电视面板。更高阶的产品则将是480Hz加上可区域调光的直下式LED背光设计。
夏普在其UV2A技术上加强,开口率可提高20%,提升对比到5000:1,同时可达到4ms的响应时间。
乐金显示积极的推广其PatentRetarder3D液晶面板,计划推出一系列从32”到55”高分辨率的面板。友达则朝32”HD和65”FHD两端发展。其他面板厂则专注在快门式3D技术,新奇美则往120Hz的3D电视发展。
2011电视选购新概念误区释疑
2010年电视行业产品方面最大的亮点无非是LED的快速普及和3D电视的陆续上市,笔者在本文中将对六个争议性比较大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包括等离子与液晶电视、倍速驱动、一体机、面板效果这些比较经典的问题,也包括LED与CCFL、3D电视这些新的问题,对于许多初次选购平板电视的网友来说,这些问题并不代表全部,却也是必须了解的重要部分。
3D电视将迅速普及?
自从年初美国CES大展上各大品牌正式推出以后,3D电视就成为了平板电视市场上最为热门的话题。目前在终端市场上,包括三星、索尼、夏普、松下、LG、海信等品牌都推出了自己的3D电视产品,而从实际价格上看,46英寸配备了3D蓝光机、2副眼镜、1张3D蓝光碟的报价,已经从上市初期的19999元跌到了目前的16999元左右。
从技术上说,3D技术并不是最近两年才出现的,其实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色差式3D、偏光式3D、主动快门式3D等技术,只是一部《阿凡达》给我们好好地上了一堂3D课,相信许多看过3D版或者iMax版《阿凡达》的网友到现在都会记忆尤新。要看到好的3D效果,以上三种3D技术中无疑首推主动快门式3D,它既没有色差式3D的偏色效果,也没有偏光式3D的分辨率问题。而目前终端卖场的3D电视也多采用的是主动快门式3D技术。
3D电视从推出之日起,就已经广受质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无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3D片源问题;二是戴眼镜看电视问题;三是价格问题。3D片源问题无疑是制约3D普及的最大障碍,目前市场上3D片源可谓屈指可数,3D蓝光碟寥寥无几,甚至备受国人推崇的网络下载也远远达不到需求,花高价购买一部3D电视,却看不到3D内容,笔者相信这并不各位消费者的初衷。
两组2D影像错落有致合成3D摄像机拍摄
两组2D影像错落有致合成3D摄像机拍摄
3D电视在CES大展上亮相以后,美国就有家电行业的专栏评论员说到:“要说服一家人都戴上3D眼镜看电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不说家庭用户愿不愿意戴眼镜看电视,单是戴上眼镜所引发的“后遗症”就足够用户警惕:3D眼镜闪烁的频率与日光灯详尽,容易因此共振故不宜在开灯状态下使用;使用3D眼镜观看会引起部分用户眼睛不适。
3D影像进入左眼视野
3D影像进入右眼视野
笔者曾经听过一些消费者抱怨:“我家里三代同堂,仅仅送2副3D眼镜,怎么够用?新买1副眼镜要价近千元,根本不合理!”其实不仅仅是3D眼镜,对于3D电视本身,价格也显得偏高,还是以46英寸为例,刨去所有配件,单机的价格也要12000-13000元,这对于普通高端2D电视46英寸早已跌破万元来说,着实是高了不少。
索尼KDL-46HX800的3D眼镜
从CCFL液晶电视代替CRT电视、从LED电视代替CCFL电视来看,技术的升级一直都是厂商追求更高利润的结果,3D电视代表着更高的利润,必然会成为厂商着力主推的“下一代产品”。从目前3D电视的发展状况来说,要获得消费者的最终认可,要最终占领大部分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LED一定比CCFL好?
2009年LED背光液晶电视刚刚推出的时候,许多厂商都习惯直接称之为“LED电视”,即使有失偏颇,但说着说着也最终被消费者所认可。其实目前所谓的“LED电视”与传统的“CCFL电视”的不同,仅仅在于将背光灯有CCFL冷阴极荧光管背光源改成了LED发光二极管背光源,LED并不见得是多么高深的技术。而真正应该称之为“LED电视”的,则是LED背光源+LED面板的模式,这就是户外广告板了(如体育场的记分牌),可惜由于成本和工艺的关系,难以成为家用产品。
直下式LED/侧置式LED电视光源位置示意
按照厂商的说法,LED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色彩好、对比度高、功耗低、机身薄。其实LED电视也分为侧置式LED电视和直下式LED电视,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的LED背光源位于液晶面板的四周,后者的LED背光源位于液晶面板的后面。以上所说的四大优势其实色彩好、对比度高是直下式LED电视的优势,功耗低、机身薄是侧置式LED电视的优势。
直下式LED电视因为成本较高,而且没有外观优势,往往会被消费者所忽视,从LED电视推出以来,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电视也是寥寥,目前仅剩下东芝SV650、夏普LX710/LE700等几个系列。直下式LED电视没有超薄的机身,因此并不会为许多消费者所“一见钟情”。
三星C9000系列侧置式LED电视极致纤薄的机身
侧置式LED电视无疑是目前LED电视的主流,几乎每一个液晶电视厂商都将其作为主推产品进行推广。在笔者看来,侧置式LED采用的是导光板技术,极易产生屏幕亮度不均和漏光现象,由此大大影响其画质效果和实际寿命。而从实际画质上看,笔者认为侧置式LED比CCFL电视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对于其高高在上的价格,更显不相称。
许多网友或许会说,现代家居装饰风格讲求简约清爽,薄的电视比厚的电视自然要更受欢迎。这个观点诚然没有错,但却是建立在更高的价格、没有改善的画质、更高的使用寿命风险基础之上,至于是否值得,那就得由各位消费者衡量了。
等离子电视将淘汰?
笔者曾经听过一个最滑稽也最能代表等离子电视尴尬现状的真人真事:某新婚两口子准备购买一部电视,然后让笔者同事推荐一部画质好的电视,然后笔者这位同事就推荐了一部等离子电视,然后两口子惊呼:“电视不都是液晶的吗?等离子是什么玩意?有液晶电视好吗?”一连串的问题让笔者同事顿时无语。笔者本文标题之所以不用“液晶电视选购误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说电视就肯定不能回避等离子。
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显示原理的不同,液晶电视采用的被动式发光,因此需要在液晶面板后方布置光源系统,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光板等原件并通过不同角度的排列的液晶分子,最终在屏幕上显示五彩斑斓的画面。等离子电视采用的则是主动式发光,等离子面板采用两层玻璃板设计,中间充满了混合气体,气体被施加电压产生离子气体与基板中的荧光粉反应,最终产生彩色影像。
松下VIERA等离子电视新品技术介绍
无论是液晶电视还是等离子电视,在实现技术上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等离子电视的原理迫使它必须采用高压电路对混合气体进行激活,由此必然产生耗电量大和寿命较短的问题;液晶电视的原理注定了它的液晶分子响应会有延迟,由此必然产生了画面拖尾和色彩不够丰富的问题。相对于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的优点在于色域更广画面色彩更准确,响应速度更快没有快速画面拖尾现象,缺点是功耗更高,寿命较短。
松下VIERA等离子电视2010年秋冬季新品技术介绍
对于许多眼尖的网友和游戏发烧友来说,颜色不准确、动态画面拖尾是他们难以忍受的,因此也就有那么一句流传相当广泛的说法:内行买等离子,外行买液晶。但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高端的、挑剔的用户毕竟是少数,大众的、平民的用户才是多数,这也就造成了等离子厂商倒闭(如先锋)、等离子电视份额越来越少的现状,但是这并不意味等离子电视就要被淘汰掉。
松下VIERA电视2010年秋冬季新品配置
在我国大陆地区,等离子电视目前占有整个平板电视销售的份额,大概在10%左右,或许这个数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我们也往往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推液晶电视的厂商数量比等离子电视要多很多。目前在国内售卖等离子电视的厂商,只有三家,那就是松下、三星、长虹,其中三星、长虹都还是侧重于液晶电视的,唯一只有松下是主推等离子的,这就好比分蛋糕,你是愿意跟十多个人一起去抢90%的大蛋糕呢,还是愿意独享10%左右的小蛋糕呢?
在3D电视逐渐走向前台,并开始为消费者所接受的时候,等离子电视凭借动态和画质的优势,也一直被寄予厚望,甚至有评论将3D称为等离子电视翻盘的重要途径。因此综上来看,“等离子将要被淘汰”无疑是一个伪命题,最起码在可预见的三五年内,等离子电视都不可能完全退出市场。
120Hz比100Hz先进?
现在我们常说的倍速驱动技术,指的是通过运动评估及插帧补偿的方法来优化液晶电视动态效果的一种技术,双倍速驱动技术就是把液晶驱动刷新频率提升一倍。在中国地区,电视信号为PAL制式,即50Hz,双倍速驱动就是提升至100Hz,即每秒显示100帧画面。如果是在美国或者日本地区电视信号为NTSC制式下,图像信号为60Hz,双倍速驱动就是120Hz。
100Hz倍速插帧技术详解
这是由于不同国家地区采用不同电视信号制式而造成的,120Hz与100Hz双倍速技术原理是相似的,并不是说120Hz比100Hz先进的意思。同理,240Hz和200Hz四倍速驱动技术的原理也是相似的,并不代表着240Hz比200Hz更高级先进。
对于原始信号为50Hz的片源,如果电视仅支持120Hz/240Hz,这时是无法形成倍速效果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倍速无效”。一部电视只有同时支持100/120Hz、200/240Hz,才能对不同的信号源都支持。比如某位消费者家里经常观看有线电视和连接索尼PlayStation玩游戏,由于前者输出信号源为50Hz,后者为60Hz,因此支持一种信号源的倍速效果要打折扣。
索尼PS3等游戏设备信号输出为60Hz
笔者在这里提醒各位网友,许多国产品牌的电视倍速效果就是仅仅对60Hz信号源有效的,在选购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完全相信销售员信口开河。举个例子某国产品牌对于“真+240Hz”的官方解释是:真+240Hz=垂直120Hz+水平120Hz,首先可以断定的是,这个说法不仅说明它对50Hz信号源无效,而且也在偷换概念,倍速技术的实现方式是插帧,也就是两幅画面中新增一副运算帧或者黑帧,根本就不会存在“垂直120Hz”、“水平120Hz”的说法。
销售员的任务是提升销售业绩,至于售后,并不是他们的职责范畴,因此许多销售员在买电视的时候或许会将自己的产品吹得天花乱坠,因此各位网友在购买电视的时候需要保持一种警惕、戒备的心态,对于销售员的话多点思考,就必然能够找出它们的破绽。
台湾面板效果不好?
说到面板,那是许多网友都会纠结的问题,特别是听到自己看中的机器竟然是台湾屏的时候,估计不少网友会打退堂鼓。如果将液晶面板出产厂商进行分类,可以分为LG S-IPS、三星S-PVA、夏普、松下IPS、奇美、友达。如果按照产地分,可以分为日本的夏普和松下,韩国的三星和LG,台湾的奇美和友达。
应用四色技术的夏普FF1液晶面板像素近拍图
夏普被冠以“液晶之父”,液晶面板产量少,一般被网友推崇为质量最好的液晶面板。夏普龟山八代线、堺市十代线的面板目前主要用于夏普的中高端液晶电视和索尼的高端液晶电视。许多网友问到某某型号是不是采用夏普日本原装屏,其实最简单的判别依据就是,这款电视的售价有多高。
三星UA46C7000WF面板像素点近拍(三星3D屏)
台湾奇美友达液晶面板的产量大,而且凭借人工、出口关税等优势早就了成本低、售价低的现状,而这也往往被网友不屑一顾。目前台湾屏主要运用于国产品牌中低端型号和外资品牌的低端型号。
LG 55LX9500-CA面板像素点近拍图(LG屏)
其实同一个面板厂同一条生产线出来的面板,也分为三六九等,这就是为什么经常会听销售说他们的是A+屏的缘故。这就出来一个问题:假如夏普最次的屏幕和奇美最好的屏幕比哪一个比较好?这个问题有点像田忌赛马,只是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各位消费者无须太在意面板的产地,更要看重电视机的实际效果。
索尼KLV-40NX500面板像素点图(台湾友达屏)
关于面板的使用,笔者觉得还要必要提醒各位网友的是,某些厂商的同一款型号,上市初期的批次和中后周期的批次有可能采用的是不同的屏幕,比如将三星屏换成了台湾屏,这种做法在过去两年非常普遍,目前也不是没有,只是受到消费者的抵制更少罢了,各位网友在选购的时候,也请注意这个型号是否被“换屏”了。
一体机不用机顶盒?
我国的广播电视信号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无线模拟电视信号,二是有线数字电视信号,三是地面高清数字电视信号。无线模拟电视信号是最早的,通过鱼骨天线就可以接收,但由于效果不能满足高清电视画面需求,因此模拟信号正在逐步淘汰,比较常见的是在农村和边远山区。
有线数字电视信号就是当地的运营商架线入户的信号,比如广州市有线、广东省有线,这种信号的一大特征是需要机顶盒和解密卡(俗称小卡),需要用户凭卡缴费使用,有线数字电视信号又可以分为高清有线电视信号和标清有线电视信号,需要分别配合高清机顶盒和标清机顶盒使用,前者清晰度达1080i标准,后者则只有480p标准。
国微视密卡(即CAM卡,俗称大卡)
地面高清数字电视信号采用无线直播方式传输高清信号,信号清晰度标准达到1080i,但这种信号目前最大的缺点在于广播的城市很少,且只有很少数的几套高清节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全国八大城市开播地面高清电视信号,但最近两年反而没有听到更多的开播信息,而且在原有八大城市,比如广州也不是整个城市都能够收到,还要受楼层和朝向等因素的影响。
数字电视一体机有两种,一是以东芝为代表的地面数字电视一体机,这种电视机能够通过外接天线,接收地面高清数字电视信号,优点是简单易用不用缴费,缺点是开通城市少、信号不稳定、高清节目少(一般只有CCTV高清和CCTV1高清等两三套节目)。
东芝数字一体机地面高清信号接收天线
二是以LG/创维为代表的有线数字电视一体机(也叫机卡分离一体机),这种一体机将机顶盒功能集成到了电视里面,通过CAM卡(俗称大卡)配套解密卡(即小卡),直接将有线电视信号(含高清标清)输入到电视播放,可以直接避过机顶盒的功能,这样用户就不必为如何摆放机顶盒而烦恼了。
机顶盒牵动着巨大的利益博弈:退出市场为时尚早
对于机卡分离一体机,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每一个城市的解密卡都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CAM卡,比如广州有广东有线和广州有线,CAM卡就是不一样的;二是有线运营商(比如广州有线或者广东有线)一般都是将解密卡和机顶盒配套销售的,不会分开来卖,因此购买有线数字电视一体机虽然省了机顶盒占地,却没省下买机顶盒的钱。
总结:以上6个问题,只是许多电视选购误区中的一部分,各位网友如果要购买到一部称心如意的电视,笔者认为要多做做功课,了解一些必备的基础知识是必须的,不然到了卖场就只能被销售员忽悠了,最终买回家的很有可能并不是你所需要的电视。
三、电视面板怎么选
电视面板作为电视的核心部件,占据了一台电视总成本的80%,在电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板的技术以及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画面的优劣,十分影响消费者的视觉体验,所以买电视的时候一直有“选电视,先看屏”的说法。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可以通过面板的显示、面板的等级、面板的形状、分辨率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视面板。
面板显示技术的选择
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电视机时可能会看到不同的品牌宣传不同的电视机面板显示技术,种类繁多,看着眼花缭乱,但其实,电视机的面板的显示技术只有两种,一种是非自发光的LCD面板,一种是自发光的OLED面板,其他的技术都是在这两种技术的基础上各厂商通过技术改进所形成的。通常认为OLED比LCD面板更为先进,但LCD屏幕这几年厂商也在进行各方面的改进,因此各有优势,我们可以通过他们各自的优势进行选择。
LCD面板更成熟,性价比更高
LCD即我们通常说的液晶,是一种多重材质叠加的面板,并且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即显示内容的需要背光的支持。它存在于大部分的平面电视中,技术成熟且成本低,因此大多采用普通LCD面板的电视机都集中于中低端市场,适合预算不足,或者对性价比有要求的消费者。
LCD按面板材质大体可以分为TN屏、VA屏、IPS屏。其中TN面板技术成熟、价格低廉,但色彩还原不准、显示效果不好,基本已经在电视机屏幕领域中消失,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
而VA面板是现在LCD屏幕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材质,其优点是对比度更高,显示文本清晰锐利,还可以提供更广的可视角度和更好的色彩还原,但VA也有缺点,其排列结构为垂直排列,受到外界压力时,分子下陷厉害,容易产生水波纹;
IPS材质的面板也是目前的主流,它是我们俗称的硬屏,能够有效改善视角不佳时,TN屏色差和视野狭窄的问题,且硬屏的分子排列结构比软屏更加的稳固,外层有硬度较高的树脂膜覆盖,按压不会产生水波纹的现象。但缺点是IPS一般都会产生漏光问题,因此消费者可以在排除TN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IPS和VA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喜好的面板,这两类面板没有本质上的差距。
除此之外,LCD面板根据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宣传名称,如电视厂商的宣传中的LED、ULED、QLED、SLED…等等不同的英文。其实他们和LCD屏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厂商在LCD面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增加更多的功能,比如对画面的特性进一步精准调控、增加图像增强、画面亮度、色彩优化等功能,或者改善了LCD屏幕画面拖尾和抖动等的弊端。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不要被这些英文搞晕了头脑,他们本质就是LCD面板,只是相对于普通的LCD面板画面表现得更好。因此其价格也相对于普通的LCD屏幕会更高些,一般用在各厂商的旗舰机型上。喜欢LCD面板且对画面有追求得消费者可以按需要选择。
OLED面板色彩更鲜艳
OLED面板是区别于LCD面板的另一个大类,全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由于有机发光层可以自发光,所以OLED无需背光层、偏振光片,只需有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通过正负电子在有机层中相遇就能发光。目前大部分的曲面电视都是采用OLED面板,与LCD相比,他的面板更轻薄,显示的色彩更加的鲜艳,但OLED也存在老化的风险,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烧屏现象。OLED一般都是用在高端机型上,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价格会稍微的偏高,所以消费者如果预算充足且对画面有更高的要求,追求更加艳丽的色彩或是曲面的屏幕,可以选择OLED面板。
面板等级的判断
液晶面板按照品质可以分为A、B、C三个等级,其等级区分的依据便是坏点数量的多少。在国际上没有相关的硬性要求,其中就中国市场而言,A级面板是指质量合格,但是不保证没有点的面板,一般只有品质达到A级才会被作为液晶电视的面板,也就是说只有A级面板的电视才算合格;B级是符合国家规定的点,即不超过5个及以上的亮点,其大多数会被一些杂牌显示器厂商消化掉。C级是指不符合销售的面板,市面上没有,大多分割成小屏幕,用于笔记本面板,手机屏,PSP屏等。因此消费者在选择电视面板时,要擦亮眼睛,观察屏幕中的坏点,其可以更好的帮我们判断这块屏幕的好坏,也避免买到伪造劣质产品。
面板形状的选择
随着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出现了带有曲率的面板,其曲率与人类眼球弧度基本一致,使得曲面屏幕朝观赏者方向形成一个包围角度,让用户从屏幕的边缘到边缘都能获得最佳的观看效果,同时具有外形炫酷、视觉效果好、沉浸式体验等特点,但其制作工艺相比平面更高,良品率低,一般布局于中高端电视,所以价格也较高。适合预算充足,追求视觉体验的消费者。而平面面板则覆盖了高中低端,相对更有性价比,也是普通家庭通常会选择的面板。
分辨率的选择
分辨率指的是面板所能显示的像素数量,与画面的精细程度密切相关,同样面积的屏幕当中,像素点数量越多,画面就越细腻,目前主流的分辨率有1920x1080(1080P)、2560×1440(2K)、3840×2160(4K)、7680x4320(8K)等,其中8K的像素点是1080P的八倍,显示更为细腻。但分辨率我们不应该盲目的最高,要充分的考虑预算,同时也要考虑使用需求,假如只是看有线电视的内容,那么市面上普遍的4K屏应付起来就能搓搓有余。而8K屏的价格会比4K屏高一倍以上,假如对画质有极致的需求,或者客厅空间较小,那么可以选择更好分辨率的产品,其体验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