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空气源热水热泵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空气能与空调有什么区别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一、空气能与空调有什么区别
工作原理差异
空气源热泵:电力驱动压缩机工作,把低温冷媒压缩成高温冷媒,高温冷媒经热水换热器与水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高温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经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吸热后的冷媒被压缩机吸入,不断从空气中吸热,在热水换热器侧放热,把冷水加热。水吸收的热量是压缩机压缩产生的热量和冷媒吸收空气的热量之和。
空调:电力驱动压缩机工作,把低温冷媒压缩成高温冷媒,高温冷媒经蒸发器散热,空调主机风扇把热量排放到室外,散热后的高温冷媒经膨胀阀降压后经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降低室内温度,吸热后的冷媒被压缩机吸入。就是这样不断把热量从室内排放到室外的空气中,从室内吸收热量,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
2.供暖方式差异
空气源热泵:空气能热泵自身只是一个提供热水的设备。它供热,然后配合其他的采暖末端实现供暖,如暖气片、风机盘管、空气能地暖机、地暖管道等都可以作为其采暖末端,可以根据不同的住宅选择不同的采暖方式。
空调:无论是立柜式空调还是挂墙式空调,都只能利用主动式热出风的方式来实现供暖。
3.零部件差异
空气源热泵:热泵专用压缩机、防冻高效罐式冷凝器、带亲水膜的室外翅片换热器、有系统高压等保护控制。
空调:空调压缩机、翅片冷凝器或板式冷凝器、不带亲水膜的室外翅片换热器、没有系统高压等保护控制。
在这些零部件中,压缩机的不同是空气源热泵和空调最大差异,因为不同的压缩机决定产品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地域不同。空调选用空调压缩机,以R22为例,最大运行压力不超过2MPa,压缩机比小于7,最高排气温度不超过90℃;但空气源热泵必须采用热泵压缩机,同样以R22为例,最大运行压力达到3MPa,压缩机比达到12,甚至更高到20,最高排气温度达到110℃。这些参数的不同,要求热泵压缩机的加工精度、轴承强度、电机耐温性能等方面相比空调压缩机有数量级上的提升。
4.换热机制差异
空气源热泵:虽然都是通过冷媒来实现热量的转移,但是在最后的换热阶段,热泵是利用水来换热,而空调自始至终都是用冷媒充当媒介。一个是水循环,另一个是氟循环。水循环中,即使热泵停机,水流还是会一直在室内的管道中停留,不断散发温度。这样相当于添加了一个热量的缓冲过程。而且如果采用风机盘管或者空气能地暖机作为末端,热风是末端从热水中得来,因此整体湿度更符合人体生理习惯,并不会引发口干舌燥等“空调病。”
空调:空调采用“氟循环”,实现热量的传导。空调出风口大量排出热风,升温的目的确实是达到了,但是这种剧烈的主动式热对流方案会大幅增加人体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量,导致空气干燥,让人喉咙沙哑、口干舌燥。而且空调基本都是上方出风,如果距离人体太近,热风直吹头部体验不好,舒适感差。
5.运行方式差异
空气源热泵与空调的运行方式存在以下差异:
第一,无论是制冷还是制热,空调的工作时间较长,制冷或制热的空间较大,制成的冷/热空气容易流失,所以空调的功率一般比较高。而空气源热泵虽然是全天通电,但是当制热完成后,机组就会停止工作自动保温,这个过程不需要耗电,优质水箱的保温效果可以达到72小时以上。家用机一般每天的工作时间不会超过2小时,所以空气源热泵要比空调省电,且能更好地保护压缩机,延长其使用寿命。
第二,空调在夏季的使用频率高,尤其在北方地区,但空气源热泵集热水、供暖、制冷为一体,冬季运行时间较长。尤其是冬季对于热水的需求量较大,所以空气源热泵需要更长时间的运行来提升水温,压缩机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运行,因此压缩机基本都是运行在冷媒较高的区域。运行温度是影响压缩机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运行相同时间的条件下,空气源热泵中压缩机所受的综合负荷要高于空调中的压缩机。
第三,随着“煤改电”项目的大力实施,人们逐渐发现空气源热泵的诸多优势,如安全便捷、节能高效、环保美观等,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它的重要原因。如果空气源热泵用于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则运行时间会远远长于空调的运行时间。
6.使用环境差异
空调和空气源热泵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使用。空调在制热时,环境温度最高为21℃,国标规定,最佳使用环境为21℃到-7℃。但空气源热泵则不同,对于热水机来说,春秋天也要使用,按空气源热泵的国标要求,它的使用范围是43℃到-20℃。由于空气源热泵的使用环境温度区间更宽广,所以它使用的零部件规格选型比空调要求更高。
另外,由于使用环境和目的不同,空气源热泵在温度和压力方面要求更高。空调最高出风温度也就50℃,这时候冷凝压力也就是1.8~2MPa。空气源热泵要求60℃甚至65℃,这时的冷凝压力达到了2.5~2.8MPa。百分之三四十压力差,再加上低温环境下,特别是-20℃,蒸发压力也非常低,0.2~0.15MPa,水温还是要加热到超过50℃,还是要60℃甚至65℃,这时候冷凝压力还是2.7~2.8MPa,压缩比远大于15,大于空调压缩机的压缩比使用范围。
7.执行国家标准差异
空气源热泵:主要包括家用热水、商业热水、家用采暖、商业采暖等标准。以制热量和性能系数为衡量指标,冷暖机还必须考核制冷量和能效比。
空调:主要包括家用空调、多联机、风冷冷水机组等标准,以制冷量和能效比为衡量指标。
二、空气源热泵和空调哪个制热效果好
使用空气能热泵和空调制热,室内都能达到18℃以上,但制热效果的话,还是空气能热泵更好。相比空调,空气能热泵制热有以下几点优势:
1、节能省电
空气能热泵重在制热,设计工况通常为-35℃~43℃,而空调理论上能在-10℃以上地区制热,但实际上,只要温度低于-5℃,制热效率就下降非常快,有些甚至需要电辅加热。因此,在节能性上,空气能热泵更有优势。
2、末端适用的范围更广
空气能热泵末端不仅能带风机盘管,还能带地暖、暖气片,能满足多个场景使用。对于大多数用暖气片的家庭,空气能热泵改造也更方便、省钱。而空调只能带风机盘管,灵活度不如空气能热泵。如果想提高舒适度,空气能热泵带地暖就能满足,空调实现不了。
3、能在-10℃以下高效制热
空气能热泵适用环境温度更广阔,像空气能大品牌格美粤能在-35℃~43℃范围内稳定工作,而空调大部分只能在-10℃以上的地区使用,空气能热泵可以说对北方朋友更友好。空调重在制冷,对南方朋友更友好。
4、模块化设计
空气能热泵主机采用的是模块化设计,通常可以实现两台机组并联或多台机组并联使用,而且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自行开启机组数量,只需要在一个地方安装就行。比如说,100平米的房子,通常一台空气能热泵就能带动。而空调不行,只能一个房间带一台,想象下,一所大房子到处都挂满了空调,非常不好看。
三、热泵、空调、空气能的区别是什么
热泵,空调,空气能三者区别
(1)热泵:一种将低位热源(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通过电力做功转移到高位热源(能够被人们利用),可以实现制热或制热水系统的装置。
(2)空调:使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利用内部制冷制热介质状态变化,吸热或放热,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一种装置。
空调
(3)空气能:空气能是指空气中所蕴含的低品位热能量。
热泵主要是用来采用低品位热源的装置,空调主要是调节室内温度的装置,空气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空气能热泵
空气能结合热泵,就是目前市场上很火的一款空气能热泵机组,根据末端设备不同可以有多种用途,有用来做调节室内温度的(新型“空调”,和空调功能差不多,不过制热制冷功能更好,也更节能),有用来做物料烘干的烘干设备,也有用来做泳池泡池的恒温机,还可以用来做家庭热水器,空气能热泵还能结合多种功能于一体,实现一机多用,比如空气能热泵两联供、三联供,用途比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