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人眼最舒服的色温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常用光源的色温是多少,如白炽灯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常用光源的色温是多少,如白炽灯
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表示为2700K-2800k,颜色偏黄。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是6000K;白天的色温为8000K(黄昏)~17000K(中午);钨丝灯色温是3200k左右。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即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其单位用“K”表示。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扩展资料
色温低的光偏黄,比如白炽灯、2800K左右,色温高的光偏蓝,比如紫光灯,9000K以上。一般认为,标准白色光色温为6500K,CRT所发出的白光约为5500K,所以稍微改变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即可模拟出增减色温的效果,利用色温效应便可实现摄影、摄像、显示等设备的变化过程。
一般情况下,正午10点至下午2点,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5200~5500K;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
一般钨丝灯、照相馆拍摄黑白照片使用的钨丝灯以及一般的普通灯泡光的色温大约在 2800K;由于色温偏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扩印出来以后会感到色彩偏黄色。而一般日光灯的色温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灯下拍摄的相片会偏青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温
二、买灯泡要学会看色温 白炽灯色温怎么看
关于白炽灯灯光的色温的描述,都差强人意,有的方面,的确让我忍无可忍,很讶异。下面,我就大家在白炽灯“色温”描述方面出现的谬误,分别列举并解析如下。
买灯泡要学会看色温
如何避免家装灯具中的“光污染”,改善室内视觉环境?专家认为,一方面要注重合理的室内布光设计,比如注意灯光的色彩协调,避免眩光,选择对眼睛影响小的颜色,避免光线直射人眼等;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提升照明设计的理念,购买大品牌、高品质的灯具,装饰出健康无污染的居室环境。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灯具时,不但要考虑照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瓦数,还要学会考虑色温。正规厂家生产的灯泡会在包装上标明色温,常用的色温是2700k,即普通白炽灯的色温,其特点是感觉光线温暖,但不够亮,适合用于卧室床头、壁灯等局部照明;3000k是最接近自然光的色温,属暖光,
光线既温暖又明亮,适用于家中整体照明设计;3400k是白光,属冷色光,可以让人精神集中,适用于办公、学习等场所。如果光源的包装上没有色温标识,可能是非正规产品,尽量不要购买。色温是什么
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品质最通用的指标。一般用Tc表示。
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光源的辐射在可见区和绝对黑体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集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萤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6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通常人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7种色光的光谱所组成。但其中有些光线偏蓝,有些则偏红,色温就是专门用来量度和计算光线的颜色成分的方法,是19世纪末由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所创立的,他制定出了一整套色温计算法,而其具体确定的标准是基于以一黑体辐射器所发出来的波长。
关于白炽灯色温理解的误区
一、“温度越高,色温越高”吗?
解析:
1、15W的家用照明白炽灯泡的发热,明显比60W的家用照明白炽灯泡的温度低,难道60W白炽灯泡的色温就比15W的高?
2、现在,家居人士都知道,在白炽灯泡外罩上某种磨砂的外罩,可以使里面的白炽灯泡发出的光,在灯罩外看上去是更白的,近于日光灯管发出的灯光。
3、我之所以家居日用灯光为例,是因为专业汽摩人士可能少过见过白炽灯泡的人士。事实上,汽车灯泡当中,卤素灯泡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卤素灯泡的确也有不同瓦数的。只是,由于汽车灯泡需要更耐高温、更防震,而采用了与家居用白炽灯泡不同的玻璃外壳(如石英玻璃)、不同的灯丝(家用为钨丝)、不同的“内充气体”(家用灯泡超过100瓦的都是填充有一定比例的氮气)。但是,卤素灯泡的共同特点是基于灯丝发光。因此,其发光原理,实质上与家居用白炽灯泡是一样的!根本不是“温度越高”、“色温越高”。二、关于色温范围的描述:
很多朋友对于色温的描述是混乱的,好在对这方面知识刨根究底者不多,于是,各种描述相互矛盾、冲击、搞笑得很。
三、一般节能灯的色温是多少
节能灯的色温有:6500K、日光色、RR;5000K、中百性白色、RZ;4000K、冷白色、RL;3500K、白色、RB;3000K、暖白色。
低色温:K氏温度在2700K-3500K。如早晨8时以前的日出,钠灯,烛光等发出的光为低色温,含有长波红、橙光较多,其光色表现为较柔和,给人的视觉感温馨温暖。
中度色温:K氏温度在3500K-4500K,如上午8时以后,10时以前的太阳光,含有较少的橙光和较多的蓝光,其光色表现柔而亮,给人的视觉感清晰舒适。
高色温:K氏温度在4500K-6500K,如上午10时以后,下午2时以前的太阳光,高频率高效率节能灯等发出的光为高色温,含短波篮、绿光较多,其光色表现为自然太阳光,给人的视觉感明亮舒适。
扩展资料
选择节能灯的注意事项
1、有没有国家级的检验标志,包括能效标识。
2、产品的外包装,包括产品的商标、功率、标记等内容。用软湿布擦拭,标志清晰可辨即为合格。
3、使用寿命。合格的节能灯在正常使用时应该达到1000小时以上,如达不到此标准,即为劣质品。
4、安全要求,在安装、拆卸过程中看灯头是否松动,有无歪头现象,是否绝缘。
5、节能灯的外管材料是否耐热、防火,灯中的荧光粉是否均匀。如未使用就出现灯管两端发黑现象,均为不合格产品
四、白炽灯、日光灯、钨丝灯的色温分别是多少
白炽灯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温表示为2700K-2800k,颜色偏黄。日光色荧光灯的色温是6000K;白天的色温为8000K(黄昏)~17000K(中午);钨丝灯色温是3200k左右。
色温是照明光学中用于定义光源颜色的一个物理量。即把某个黑体加热到一个温度,其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某个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黑体加热的温度称之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其单位用“K”表示。
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扩展资料
色温低的光偏黄,比如白炽灯、2800K左右,色温高的光偏蓝,比如紫光灯,9000K以上。一般认为,标准白色光色温为6500K,CRT所发出的白光约为5500K,所以稍微改变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即可模拟出增减色温的效果,利用色温效应便可实现摄影、摄像、显示等设备的变化过程。
一般情况下,正午10点至下午2点,晴朗无云的天空,在没有太阳直射光的情况下,标准日光大约在5200~5500K;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
一般钨丝灯、照相馆拍摄黑白照片使用的钨丝灯以及一般的普通灯泡光的色温大约在 2800K;由于色温偏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扩印出来以后会感到色彩偏黄色。而一般日光灯的色温在7200~8500K左右,所以在日光灯下拍摄的相片会偏青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色温
OK,关于人眼最舒服的色温和常用光源的色温是多少,如白炽灯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