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KP2–5普通晶闸管含义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晶闸管型号的标识意义与识别方法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一、晶闸管型号怎么判断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的各电极
1.单向可控硅的检测
万用表选用电阻R×1档,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直至找出读数为数十欧姆的一对引脚,此时黑笔接的引脚为控制极G,红笔接的引脚为阴极K,另一空脚为阳极A。此时将黑表笔接已判断了的阳极A,红表笔仍接阴极K。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用短接线瞬间短接阳极A和控制极G,此时万用表指针应向右偏转,阻值读数为10欧姆左右。如阳极A接黑表笔,阴极K接红表笔时,万用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单向可控硅已击穿损坏。
2.双向可控硅的检测
用万用表电阻R×1档,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正反向电阻,结果其中两组读数为无穷大。若一组为数十欧姆时,该组红黑表笔所接的两引脚为第一阳极A1和控制极G,另一空脚即为第二阳极A2。确定A、G极后,再仔细测量A1、G极间正反向电阻,读数相对较小的那次测量的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第一阳极A1,红表笔所接引脚为控制极G。将黑表笔接已确定了的第二阳极A2,红表笔接第一阳极A1,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再用短接线将A2、G极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A2、A1间阻值约为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极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保持10欧姆左右。互换红黑表笔接线,红表笔接第二阳极A2,黑表笔接第一阳极A1。同样万用表指针应不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用短接线将A2、G极间再次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负向的触发电压,A1、A2间阻值也是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极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不变,保持10欧姆左右。符合以上规律,说明被测双向可控硅管未损坏且三个引脚极性判断正确。
检测较大功率可控硅管,需要在万用表黑笔中串接一节1.5V干电池,以提高触发电压。
二、晶闸管型号的标识意义与识别方法
B为硅材料,T为大功率晶闸管,169为登记序号。
其它的晶闸管的意义识别也是有方法的:国产晶闸管的型号命名(JB1144-75部颁发标准)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含义见下表:
1、第一部分用字母“K”表示主称为晶闸管。
2、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晶闸管的类别。
3、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晶闸管的额定通态电流值。
4、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重复峰值电压级数。
拓展资料:
选用可控硅的额定电压时,应参考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峰值电压的大小,并留出一定的余量。
1、选用可控硅的额定电流时,除了考虑通过元件的平均电流外,还应注意正常工作时导通角的大小、散热通风条件等因素。在工作中还应注意管壳温度不超过相应电流下的允许值。
2、使用可控硅之前,应该用万用表检查可控硅是否良好。发现有短路或断路现象时,应立即更换。
3、严禁用兆欧表(即摇表)检查元件的绝缘情况。
4、电流为5A以上的可控硅要装散热器,并且保证所规定的冷却条件。为保证散热器与可控硅管心接触良好,它们之间应涂上一薄层有机硅油或硅脂,以帮于良好的散热。
5、按规定对主电路中的可控硅采用过压及过流保护装置。
6、要防止可控硅控制极的正向过载和反向击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晶闸管
三、晶闸管参数
1.电压参数
(1)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DRM
门极开路,元件额定结温时,从晶闸管阳极伏安特性正向阻断高阻区(图1-10中的曲线①)漏电流急剧增长的拐弯处所决定的电压称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UDSM,“不重复”表明这个电压不可长期重复施加。取断态不重复峰值电压的90;重复”表示这个电压可以以每秒50次,每次持续时间不大于10ms的重复方式施加于元件上。
(2)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
门极开路,元件额定结温时,从晶闸管阳极伏安特性反向阻断高阻区(图1-10中曲线④)反向漏电流急剧增长的拐弯处所决定的的电压称为反向不重复峰值电压URSM,这个电压是不能长期重复施加的。取反向不重复峰值电压的90%定义为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这个电压允许重复施加。
(3)晶闸管的额定电压UR
取UDRM和URRM中较小的一个,并整化至等于或小于该值的规定电压等级上。电压等级不是任意决定的,额定电压在1000V以下是每100V一个电压等级,1000V至3000V则是每200V一个电压等级。
由于晶闸管工作中可能会遭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瞬时过电压,为了确保管子安全运行,在选用晶闸管时应使其额定电压为正常工作电压峰值UM的2~3倍,以作安全余量。
UR=(2~3)UM(1-4)
(4)通态平均电压UT(AV)
指在晶闸管通过单相工频正弦半波电流,额定结温、额定平均电流下,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电压的平均值,也称之为管压降。在晶闸管型号中,常按通态平均电压的数值进行分组,以大写英文字母A~I表示。通态平均电压影响元件的损耗与发热,应该选用管压降小的元件来使用。
2.电流参数
(1)通态平均电流IT(AV)
在环境温度为+40℃、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晶闸管元件在电阻性负载的单相、工频、正弦半波、导通角不小于170°的电路中,当结温稳定在额定值125℃时所允许的通态时的最大平均电流称为额定通态平均电流IT(AV)。选用晶闸管时应根据有效电流相等的原则来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流。由于晶闸管的过载能力小,为保证安全可靠工作,所选用晶闸管的额定电流IT(AV)应使其对应有效值电流为实际流过电流有效值的1.5~2倍。按晶闸管额定电流的定义,一个额定电流为100A的晶闸管,其允许通过的电流有效值为157A。
(2)维持电流IH
维持电流是指晶闸管维持导通所必需的
四、可控硅型号是什么
BT136、137、及138参数一样:如图所示:
600V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600V通态平均电流IT:4A通态不重复浪涌电流ITSM:40A最高结温Tjm:110℃贮存温度。
BT138是双向可控硅,在两旁供给一点的电流(不管电流方向)左边和之间两个引脚就导通了(有一定的压降)。
可控硅BT137 600E可以代替BT136 600E。品名= 8A四象限双向可控硅(TRIACs)。型号= BT137-600E。电流= 8.0(A)。电压= 600(V)。结温= 125(℃)。封装形式= TO-220。管脚排列= T1-T2-G。
扩展资料:
以硅单晶为基本材料的P1N1P2N2四层三端器件,起始于1957年,因为它的特性类似于真空闸流管,所以国际上通称为硅晶体闸流管,简称晶闸管T,又因为晶闸管最初的在静止整流方面,所以又被称之为硅可控整流元件,简称为可控硅SCR。
在性能上,可控硅不仅具有单向导电性,而且还具有比硅整流元件(俗称"死硅")更为可贵的可控性。它只有导通和关断两种状态。
可控硅能以毫安级电流控制大功率的机电设备,如果超过此功率,因元件开关损耗显著增加,允许通过的平均电流相降低,此时,标称电流应降级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控硅
五、晶闸管的额定电压怎么确定标在晶闸管型号上吗
国产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可以从型号上的第四部分读出。
晶闸管型号各部分的含义:
第一部分用字母“K”表示主称为晶闸管。
第二部分用字母表示晶闸管的类别。
第三部分用数字表示晶闸管的额定通态电流值。
第四部分用数字表示重复峰值电压级数。
见下表:
以晶闸管KP1-2和KS5-4为例
KP1-2额定电压是200V;KS5-4额定电压是400V.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