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温度伸缩缝设置原则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温度缝是什么,该怎么处理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一、温度缝是什么,该怎么处理
温度缝是指在温差比较大的地方的建筑上形成的缝隙~缝不大的话,无须太多的处理,施工周期较短采用水泥砌块没有按规定留拉墙筋都易形成你所说的问题,是框架结构,没有结构安全隐患,可以打去外粉刷层,重新粉好,再用崩带,再刮腻子胶。
二、什么是温度缝该怎么处理
①伸缩缝的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②伸缩缝的构造: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分开,并在两部分中间留出适当的缝隙,缝宽一般在20~40毫米。伸缩缝的结构处理砖混结构的墙和楼板及屋顶结构布置可采用单墙也可采用双墙承重方案,最好设置在平面图形有变化处,以利隐藏处理。框架结构一般采用悬臂梁方案,也可采用双梁双柱方式,但施工较复杂。墙体伸缩缝构造砖墙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或错口缝,一砖半厚外墙应做成错口缝或企口缝。外墙外侧常用浸沥青的麻丝或木丝板及泡沫塑料条、油膏弹性防水材料塞缝,缝隙较宽时,可用镀锌铁皮、铝皮作盖缝处理。内墙可用金属皮或木条作为盖缝。楼地板层伸缩缝构造伸缩缝位置大小应与墙体、屋顶变形缝一致。缝内以可压缩变形的油膏、沥青麻丝、金属或塑料调节片等材料做封缝处理,上铺活动盖板或橡皮等以防灰尘下落。顶棚处的盖缝条只能固定于一端,以保证缝两端构件自由伸缩。屋顶伸缩缝构造不上人屋面一般在伸缩缝处加砌矮墙,屋面防水和泛水基本上同常规做法,不同之处在于盖缝处铁皮混凝土板或瓦片等均应能允许自由伸缩变形而不造成渗漏,上人屋面则用嵌缝油膏嵌缝并注意防水处理。第二节沉降缝①沉降缝的设置:沉降缝是为了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下列情况须设置沉降缝:Ⅰ.当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壤上,两部分之间。Ⅱ.当同一建筑物的相邻部分高度相差两层以上或部分高度差超过10米时。Ⅲ.当同一建筑相邻基础的结构体系、宽度和埋置深度相差悬殊时。Ⅳ.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相毗连时。Ⅴ.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高度变化较多时,应将建筑物划分为几个简单的体型,在各部分之间设置沉降缝。②沉降缝构造:沉降缝与伸缩缝最大的区别在于沉降缝非但将墙、楼层及屋顶部分脱开,而且其基础部分亦必须分离。沉降缝的宽度随地基情况和建筑物的高度不同而定。沉降缝一般兼起伸缩缝的作用,其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条及调节片构造必须注意能保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自由变形。第三节防震缝对建筑防震来说,一般只考虑水平方向地震波的影响。在地震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形简单,重量、刚度对称并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尽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同时在地震区最好不设变形缝,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加强整体刚度。多层砌体房屋,在设计烈度为8度和9度的地震区,当建筑物立面高差大于6米,或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错层高差较大;或建筑物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应设防震缝。※防震缝宽度在多层砖房中按设计烈度的不同,取50~70毫米;在多层构件混凝土框架建筑中,建筑物高度在15米及15米以下时为70毫米;当建筑物高度超过15米时:设计烈度6度,建筑物每增高5米,缝宽的70毫米基础上增加20毫米;设计烈度7度,建筑物每增高4米,缝宽的70毫米基础上增加20毫米;设计烈度8度,建筑物每增高3米,缝宽的70毫米基础上增加20毫米。设计烈度9度,建筑物每增高2米,缝宽的70毫米基础上增加20毫米。一般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与震动有关的建筑各相连部分的刚度差别很大时,也须将基础分开
三、混凝土温度裂缝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1、大体积混凝土采用低热水泥或埋入毛石。
2、提高混凝上的密实度,调整级配,加强振捣。
3、浇筑混凝土,采取连续作业,做到少留或不留施工缝,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
4、夏天混凝土要加强洒水,覆盖养护或采用M09养护剂喷刷养护。
5、如用高强早强水泥,必须加缓凝剂。
温度裂缝的宽度无定值。从发丝裂缝到数毫米都有,但多数宽度不大,数量较多;裂缝深度变化较大,有表面的”深层的和贯穿的几种。决定深度的因素是温差的性质与大小。裂缝长度随温度与结构特征而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的裂缝,往往经过夏天或冬天后出现或加大。在使用环境高温影响下,热源温度不高,在长期烘烤作用下也可能开裂。因气温变化产生的温度裂缝,一般随气温的升高或降低而变化。在温度最高(或最低)时,裂缝宽度和长度最大,数量最多,但这种裂缝不会无限扩展恶化。
扩展资料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控制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士,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人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温度应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度缝
四、哪位了解女儿墙温度缝的做法
(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一般做法是:在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将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通俗解释:泛水是指屋面女儿墙、挑檐或高低屋面墙体的防水做法,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女儿墙、挑檐、高低屋面墙不受雨水冲刷,以及保护屋面其余地方的防水层。
五、什么是温缝
碾压混凝土坝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具有大量的铺筑层面,特别是高坝。弱层面处理不善,不仅会影响到坝身的整体强度和防渗效果,对施工进度也有影响,层面抗剪强度过低甚至会影响到大坝的安全。碾压混凝土层面是否需要处理及其处理方式,与层面的状态有关,而层面的状态又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铺筑层之间的间隔时间、碾压混凝土材料的性质、铺筑层的铺筑方法、施工期的环境条件等。
根据层面处理方式的差别,国外通常将层面缝分为热缝、冷缝和温缝。最初用外界温度与层间间隔时间的乘积,作为层面的硬化指标,用以确定层面所处的状态和相应的处理方式。当硬化指标低于某一确定值时,层面缝假定为热缝,由于层面热缝是在下层浇筑层未凝固之前就覆盖时产生的,整个浇筑层在凝固前再次被碾压,不需要对层面进行处理,也可获得较好的胶结性能,这种浇筑升层称为热升层;在硬化指标高于另一个确定值时,层面缝被假定为冷缝,层面冷缝是下层浇筑层凝固之后进行覆盖时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高压水流冲掉表面砂浆但不使骨料移位,再铺砂浆进行处理,这种浇筑升层称为冷升层。
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过程中,连续上升铺筑的碾压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应控制在直接铺筑允许时间以内。超过直接铺筑允许时间的层面,应先在层面上铺筑拌和物,再铺筑上一层碾压混凝土。超过了加垫层铺筑允许时间的层面即为冷缝。为了确保混凝土层间结合良好,必须控制施工层间间隔时间。层间间隔时间控制标准直接关系到层间结合质量的好坏,国内外各个工程的控制标准和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究其实质都是在时间上做出限制。
文章分享结束,温度伸缩缝设置原则和温度缝是什么,该怎么处理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