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氟利昂的广泛使用会造成什么后果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氟利昂对人有危害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氟利昂的广泛使用会造成什么后果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一、氟利昂对人有危害吗
氟利昂对人无危害。
氟利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无味或略有气味,无毒或低毒,化学性质稳定。
氟利昂常温下一般为气体或液体,透明、介电常数低、临界温度高、易液化。
溶解性:氟利昂和水几乎完全相互不溶解,对水分的溶解度极小。一般是易溶于冷冻油的,但在高温时,氟利昂就会从冷冻油内分解出来。所以在大型冷水机组中的油箱里都有加热器,保持在一定的温度来防止氟利昂的溶解。
扩展资料:
在上世纪80年代氟利昂使用的高峰期,人类每年向大气中释放35万吨CFC-11,而在《蒙特利尔协定书》签署后,本世纪初,这一数字一度下降到每年5.4万吨。
但随着中国东部等地区排放量的回升,NASA观测到的臭氧层恢复趋势将显著减缓。此前科学家预测,南极臭氧层空洞有望在2050年被填补,而现在,这一时刻可能需要推迟10年甚至更久——具体的年份则取决于全球各国接下来的决心与努力。
事实上,在《蒙特利尔协定书》通过后,中国政府为了履行公约做了大量努力。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生态环境部及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始终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消耗臭氧层物质(ODS)违法生产、使用和销售的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氟利昂
二、氟利昂对人的危害有哪些
氟利昂在近地面不会分解不会对人有害,但你要是到了平流层就不一样了,氯原子可有剧毒。顺便说一句臭氧也是有毒的。氟利昂是低毒的,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氟利昂只有用明火对其加热时对人才有危害它会破坏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对人当然有危害了。
氟利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无味或略有气味,无毒或低毒,化学性质稳定。由于二氯二氟甲烷等CFC类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地球上已出现很多臭氧层空洞,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CFC类氟利昂的化学性质。氟利昂的另一个危害是温室效应。
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利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称为“自由基”),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
通常说的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应该特指卤代烷烃,但是氟利昂是一个统称,部分氟利昂不破坏臭氧层,泄漏的卤代烷烃被紫外线照射后会分解出氯离子,将臭氧变为氧气,另一种副产物氧化氯再与臭氧反应,在变成氧气和氯离子,如此不断恶性循环,破坏臭氧。
三、空调中的氟利昂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氟利昂一般是无毒的,对人体没有危害,但是氟利昂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氟利昂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或易挥发液体,无味或略有气味,无毒或低毒,化学性质稳定。
由于二氯二氟甲烷等CFC类制冷剂破坏大气臭氧层,已限制使用。地球上已出现很多臭氧层空洞,有些漏洞已超过非洲面积,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CFC类氟利昂的化学性质。氟利昂的另一个危害是温室效应。
扩展资料:
按照氟利昂为饱和烃(主要指甲烷、乙烷和丙烷)的卤代物的总称这一定义,氟里昂制冷剂大致分为4类:
1、CFC(Chlorofluorocarbon,或写作CFCs,氟氯烃)类,组成元素氟F、氯Cl、碳C。由于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最大,被《蒙特利尔议定书》列为一类受控物质。
2、HCFC(Chlorodifuoromethane,或写作HCFCs、HCF,氢氯氟烃)类物质组成元素氢H、氯Cl、氟F、碳C,由于其臭氧层破坏系数仅仅是R11的百分之几,因此被视为CFC类物质的最重要的过渡性替代物质。
3、HFC(Hydrofluorocarbon,氢氟烃)类的组成元素氢H、氟F、碳C,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但是气候变暖潜能值很高。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没有规定其使用期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定性为温室气体。
4、混合制冷剂,如R401A,为R22、R152a、R124分别以53、13、34的质量比例混合。共沸混合是无数混合物中的特例,绝大部分的混合物都是非共沸混合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氟利昂
四、空调的氟利昂有什么危害
空调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空调使用的制冷剂,尤其是氟利昂制冷剂,对大气层不但有温室效应,而且会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层空洞。 2.空调在使用过程中,会使得空调室外机附近的温度升高或者上升,尤其是夏天会在城市加剧热岛效应。 3.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室外机会产生噪音,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 4.空调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冷凝水,排水处理不当会造成各种污染,漏水等影响。 5.空调在安装后,会破坏建筑物外表美观。 6.空调在报废以后,处理不当,其内部的冷冻油,制冷剂,重金属都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莱垍头条
破坏臭气层。条莱垍头
国内空调所用的氟里昂(雪种,又叫冷媒)是一种含有氯元素的化学物。氯元素是会破坏地球上空15到25公里的臭氧层,从而使更多的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到地球上,危害人体的健康;
造成温室效应。
由于氟里昂在化学分解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温室气体,如CO2等。造成地球的温度不断上升。以上是使用空调的对环境的重要不良影响。当然,随著科学的不断发展,现在发达国家使用空调已经不存在破坏臭氧层这个问题了。因为空调所使用的冷媒的化学成分已没有氟元素,所分解的成份已不会破坏臭气层,但仍会造成温室效应。完全无以上两个问题的冷媒还有研究出来,因为含碳元素的东西都会产生CO2,而碳是最常用的一个元素。
五、氟利昂的环境危害
氟利昂中,对臭氧层危害最大的属CFC类;HCFC对臭氧层的破坏力较弱;HFC则对臭氧层无害,但对温室效应有一定影响。(详情见下表)各类氟利昂对环境危害程度举例制冷剂分子式类别RODPRGER11CFCl3CFC10.4R12CF2Cl2CFC0.91R13CF3ClCFC0.452.4R152aCH3CHF2HFC0<0.1R142bCH3CF2ClHCFC<0.05<0.2表格内容来自(RODP:relative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相对臭氧破坏系数;RGE:relative greenhouse effect,相对温室效应)
大多数常用氟利昂对环境有显著的危害。上表中R152a和R142b两种氟利昂对环境危害相对低,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不含或仅含一个氯原子,一个以上的氢原子和氟原子。它们在自然界的稳定性都比较差,不会对臭氧层构成威胁。对臭氧层有危害的实际上是氟利昂中的氯元素,而不是氟元素,所以通常所讲的“无氟”概念,不管是讲无氟里昂,还是讲无氟元素,都有不准确之处。原理(注:此处仅以二氟二氯甲烷,即CF₂Cl₂为例)
氟利昂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在对流层的氟利昂分子很稳定,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当它们上升到平流层后,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含氯的氟利昂分子会离解出氯原子(称为“自由基”),然后同臭氧发生连锁反应(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反应,生成氧气分子和一氧化氯基;一氧化氯极不稳定,很快又变回氯原子,氯原子又与臭氧反应生成氧气和一氧化氯基……)。
如此周而复始,结果一个氯氟利昂分子就能破坏多达10万个臭氧分子。即一千克氟利昂可以捕捉消灭约七万千克臭氧。氟利昂与臭氧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1、氯氟烃分解
CF2Cl2→CF2Cl+Cl
2、自由基链反应
Cl+O3—→ClO+O2
ClO+O—→Cl+O2
总方程式:
从总的结果看,氟利昂并未减少,但臭氧却变成了氧气——在反应中氟里昂起到类似于催化剂的作用。后果由于臭氧层保护地球表面不受太阳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破坏后将会影响生物圈的动植物界,特别是会使人类皮癌患者增多。大气中的氟利昂R11和R12的含量在增加,臭氧浓度在降低,甚至使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臭氧空洞的出现,会造成:
1)使微生物死亡;
2)使植物生长受阻,尤其是农作物如棉花、豆类、瓜类和一些蔬菜的生长受到伤害;
3)使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死亡,导致以这些浮游生物为食的海洋生物相继死亡;
4)使海洋中的鱼苗死亡,渔业减产;
5)使动物和人的眼睛失明;
6)使人和动物免疫力降低。
据分析,平流层臭氧减少万分之一,全球白内障的发病率将增加0.6~0.8%,即意味着因此引起失明的人数将增加1万到1.5万人。氟利昂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的另一个危害是“温室效应”,本来地球表面的温室效应的典型来源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大多氟利昂也有类似的特性,而且它的温室效应效果比二氧化碳还高。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引起全球性气候反常。如果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速度继续发展,科学家们预测: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淹没于海水之中,其中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物质生存周期
(年) GWP20年100年500年CO2不定111CCl3F45630046001600CHCl2F2.070021065CHF326094001200010000(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全球增温潜势;本表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7年发布的第三次评估报告)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